悯 农
走进农村两年有余,一路走来,努力着,收获着,丰富着,所谓所思所想点点滴滴,皆历历在目尔……
那是一片金色的土地,春耕撒稻,秋收种麦。任职初期,为尽快融入农村生活,走访基层调研成为我到农村的第一课。农忙的季节,走进田间,坐上收割机也享受下“好把式”的感觉;晒谷场上,金灿灿的粮食居然也能被我翻腾起丰收的希望。桑椹的季节,徜徉在桑园里,帮着农家采着紫滴滴的桑椹,偶尔偷吃也落下个中毒颇深的双唇逃不过群众的双眼,却才发现那桑园里透着斑驳的阳光早已照亮了农家的笑颜。
那是一间小小的办公室,键盘和鼠标是我的哼哈二将,打印机和扫描仪是的我忠实助手。人口普查、经济普查、合作医疗、新农保、、台帐资料、会议记录、创建材料……皆出自这间小小的办公室,每每埋头苦干后,猛一抬头却发现额头上的痘痘又“挥军南下”占领了“大片土地”,不禁要嗔怪旁边的仙人球小弟弟“工作”不到位。空闲的时间,在这里教教村里的老党员打打字,翻翻网页,织织微博,瞧着他们戴着花镜可爱的模样,不禁感觉真是年轻了十岁。
那是一个文化舞台,快板?舞蹈?朗诵?主持?唱歌?信手拈来!作为一名“非著名”龙套,咱们村官们在各大演出中扮演了不同的“角色”。不论是社区广场、礼堂或者常州大剧院都是我们表演的场所。当镁光灯照亮舞台的时候,总有热血沸腾的感觉,那舞台是属于观众的,也是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。
那是一块远无边际的活动场所,志愿者服务、结对帮扶、敬老孝亲都是我们的活动内容。活动室里,咱们曾经教小朋友最简单的英语单词;农家书屋里,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,编号数目,每周推荐一些好书在醒目位置 ,下周去的时候发现被人借走了,便是对工作最好的肯定;马路边公交站台上,是穿着小马甲挥动小黄旗挥汗如雨的身影,“您好,请站到站台上来,站在下面挺危险的。”“您好,请问华山医院怎么走?”一句谢谢是志愿服务的全部回报;敬老院里,有咱们送去暖暖的祝福,夏至,咱们亲手端上热腾腾的混沌,中秋,我们送去香喷喷的月饼,记得一次一个老大爷笑嗔道:“你们年年送月饼,甜得我嘴里都没剩几颗牙了!”便哈哈大笑,真诚的说了一句“谢谢你,孩子。”那温暖,是从心底来的,我知道。
一路走来,零零碎碎的工作,点点滴滴的片段,我感受到的是村民的淳朴和善良,还有致富的愿望,更有一种对我的信任和期望,某天,一个村民在我下班的路上等我,塞给我份东西,用纸包得好好的,我回家打开一看,上面写着“”。此刻,我想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,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,只有一马当先身先行,农民会看到的,他们会看到我们一张张晒得黝黑的笑脸,会看到新农村的希望。让我们把农村基层做为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,把为人民服务做为工作立足点,把无私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带到需要我们的人民群众中去!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“新北村官”的责任和对“三农”工作的执著和热爱。站得高一点,看得远一些,想得深一层,踏实地走好咱们“村官路”的每一步。(作者系罗溪镇溪东村委主任助理 何悦) |